广州两会
又到一年一度、全城瞩目的“两会”时间。
2025年2月20日至23日,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人大代表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充沛的履职热情参加会议,共商发展大计,同谱奋进新篇。

大会听取、讨论和审议了广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广州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等;投票表决了广州市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
还选举陈雄桥为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选举王静为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选举李海洲为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秘书长,以及安排了其他选举人事事项。

参加广州“两会”的律师们(右三、右二分别是两位诺臣律师:
广州市人大代表雷建威律师和广州市政协委员郑子殷律师)
刚刚过去的2024年是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探索实施代表履职登记积分制的第一年,市人大在本次大会上发布了2024年度履职优秀代表“光荣榜”,其中,广州市人大代表、广东诺臣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雷建威律师以392分高居“光荣榜”的第9名。
根据市人大同时公布的代表“履职足迹”,过去一年,截止至大会召开前,雷建威律师全程参加了市人大组织安排的全部预备会议、全体会议、代表团会议和分组会议,全程参加了所属选区越秀区的人大会议,参加了越秀区人大常委会统一组织的代表集中视察,列席市人大常委会会议1次,参加人大闭会期间各项活动39次,领衔提交代表建议14个,进代表联络站接待选民群众11次,使用“代表随手拍”反映情况和问题47次,参加履职学习2次。
雷建威律师还在本次大会上,领衔提交了15个代表建议,涉及经济、金融、教育、文化、卫健、交通、社区、政务服务和残疾人事业等多个领域。这些建议包括:
1.关于出台我市社会企业认定办法的建议
2.关于将各区建设15年制特殊教育学校纳入正在起草的《广州市特殊教育条例》条文内容之中的建议
3.关于进一步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我市康园工疗站建设与服务开展的建议
4.关于落实我市随班就读特教教师专职化与编制身份的建议
5.关于为我市视障群体推进博物馆文化体验无障碍建设的建议
6.关于因地制宜地完善我市各区特殊儿童“幼小衔接”工作的建议
7.关于在广州市中小学校周边试行港湾式停靠点,缓解中小学生上学、放学时段交通拥堵的建议
8.关于在我市探索建立不动产等信托财产登记机制的建议
9.关于在我市中小学校教师队伍中培养和评定校园级别的非遗传承人的建议
10.关于优化我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的建议
11.关于解决我市听力言语障碍人士使用 120医疗急救电话障碍问题的建议
12.关于解决我市听力言语障碍人士使用 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电话障碍问题的建议
13.关于尽快设立我市中小学生心理援助热线电话,建立全市统一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平台的建议
14.关于规范倡导我市电动出租车、网约车营运时不使用动能回收模式、单踏板模式的建议
15.关于在我市全面推广电梯“连片托管”的建议
雷建威律师连续担任广州市第十三、十四、十五和十六届人大代表,过去19年来,截止至这次全会,雷建威律师一共领衔提交了215个议案、建议,积极履行代表职责,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初心和承诺。

以下是《广州日报》对雷建威律师《关于出台我市社会企业认定办法的建议》的报道:
代表履职|雷建威:推动社会企业认定,激活城市善经济
当善经济时代到来,广州如何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今年的广州两会上,广州市人大代表、广东诺臣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雷建威从商业向善角度,给这一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善经济将是一个全新的经济增长点。”雷建威告诉记者,“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显现,从教育到健康、从健康到个体发展,再从个体发展到养老,我们其实正在衍生更多的公共服务需求,而社会企业这一新业态,恰恰是激活善经济的重要实体。”
“社会企业指的是以追求社会效益为优先目标,依靠提供产品或服务等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的企业或其他法人主体。”雷建威进一步解释道,区别于传统的公益组织和商业机构,它保持着公益组织的使命愿景,同时,引入了“商业”元素的思考,形成了可持续的“造血”能力。目前国内已经有越来越多地方开始培育社会企业,将公益慈善的发展势能转化为发展善经济的新动力,有的地方社会组织培育出了残障人士的餐饮店,有的地方将无障碍服务做成普惠产品。
以追逐利润为唯一目标的企业很难在善经济的领域立足。值得关注的是,广州虽然有着浓厚的公益慈善环境,慈善实体和慈善服务基础扎实,但公益慈善的发展势能一直难以有效转化为善经济的潜能。由于不同部门及社会各界对“盈利”和“营利”概念边界不清晰,又缺少对社会企业的具体定义和支持策略,部分公益组织在开创“造血模式”过程中始终难以获得完整背书鼓励,风险较大,大多公益组织收入来源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难以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
雷建威表示,近年来,社会企业行业已成为不少城市服务民生需求、参与社会治理、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支创新力量。其中,成都市的社会企业在2023年营业收入超8.27亿元,吸纳就业7391人,受益人群超250万,关键,恰恰在于推动社会企业的认定。实际上,成都早在2021年已经发布了地方的社会企业培育发展管理办法,涵盖评审认定、政策支持、管理服务、构建生态系统等内容。在雷建威看来,广州在这方面也可以借鉴成都的经验。
雷建威建议,一方面可以加快出台社会企业的认定办法,明确社会企业的法律地位、权利义务和认定标准,确定社会企业动态准入与退出管理机制,通过制定全面、细致、具有针对性的社会企业监管原则与规范体系,增强社会信任度;另一方面,配套实施一系列具体且操作性强的政策支持措施,进一步激活社会企业的活力,让更多公益组织跳出“项目制思维”,追求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融合,并坚持以社会创新、商业向善的实践,推动社会公共议题。
雷建威 律师
雷建威律师,1996年11月开始律师执业,2002年1月参与创办广东诺臣律师事务所,现任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监事会主席。
兼任职务: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残联副主席;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副会长;广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广州市侨商会常务副会长;广州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广州市越秀区侨联副主席;广州市律师协会建设工程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等等。
曾任职务:中国民主同盟广州市委常委;广州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广东狮子会会长;中国狮子联会副会长;广州市律师协会理事、青年律师工作委员会主任、法律顾问专业委员会主任、越秀区律师工作委员会主任;广东省律师协会法律顾问专业委员会主任、行政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等。
获得荣誉:全国优秀律师;全国优秀志愿者;全国司法行政系统抗震救灾工作先进个人;亚运会火炬手;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广州市十大杰出青年;广州市律师协会“业务成就奖”、“理论成果奖”、“行业服务贡献奖”、“社会责任贡献奖”、“维护社会稳定奖”和“公益爱心奖”等;《亚洲法律杂志》华南华中地区“争议解决”律师大奖提名;等等。
声 明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保证一定正确,本公众号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作者享有,如需转载原创文章,或因部分转载作品、图片的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通过留言方式联系本公众号运营者。谢谢!
供 稿 | 品宣部
编 辑 | 黄晓瑜
审 定 | 刘雅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