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催熟”的孩子:流量经济下的未成年网红乱象调查
近日,4岁网红“瑶一瑶小肉包”深陷摆拍风波,“网红儿童”这一群体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当儿童被物化为“流量工具”,当童真成为“变现”的土壤,在流量裹挟之下,“网红儿童”的权益应由谁守护?南方都市报、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即日起推出“‘被催熟’的孩子”系列调查报道,深挖网络平台上的未成年网红乱象,揭露背后推手的套路与逻辑,共同探讨治理思路,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第一期,聚焦沾上网络软色情的平台儿童网红。
近日,南都大数据研究院调查发现,多个短视频和社交平台上,确有不少疑似小学生、初中生的“网红”用户发布性感舞蹈、性感变装等视频内容,且收获了较高的流量;另疑有未成年人涉足“代跳(舞蹈)”业务圈子,或存在软色情擦边风险。
扫码可查看完整报道
广州市政协委员、广东诺臣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郑子殷律师在接受南都采访时表示,部分网络平台在流量经济驱动下,内容审核标准趋于宽松,对软色情、低俗剧本等违规内容审核不到位甚至采取默认态度,同时算法模型过度关注用户停留时长,形成“高点击量-高推荐量”的闭环循环,也会导致平台内容生态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他进一步指出,未成年人正处于价值观塑造期,认知能力有限,难以辨别网络中的不良信息,易产生认知偏差或受外界诱惑,从而参与不良内容的制作。
*图文转载自:南方都市报
郑子殷 律师
广东诺臣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从事法律行业30年,擅长民商事法律业务和公共法律服务:资产并购、企业法律顾问、高净值人士私人法律顾问;慈善法和非营利社会组织管理应用、学校法律顾问、校园安全事故纠纷、未成年人司法保护。
曾获主要荣誉:
2015年,腾讯大粤网、腾讯公益“2015时尚公益盛典温暖人物奖”
2017年,获第五届广东省志愿服务金奖 、首届律界公益榜公益爱心优秀奖、广州市社会组织领军人物、广州市慈善榜最具影响力慈善人物
2018年,获广州市未成年人保护形象大使、广州市律协“最美律师”
2019年,获全国“七五普法”先进个人、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个人
2020年,获广东好人、广州最美志愿者、广州十优律师
2021年,获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二等奖、2017-2021年度全省优秀律师、广州市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个人
2022年,获凤凰行动者联盟2022公益盛典年度十大公益人物入围、2021年度广东省最美志愿者和广州市最美志愿者、广州最美慈善家庭
2023年,获广州市政协2022年度广州市优秀政协委员、优秀政协提案(2个)、在广州市律师协会“30年30人30所”活动中获评为“暖·服务为民榜样”、获广东省律师协会优秀委员会主任
2024年,获评广州市政协“2023年度优秀市政协委员”、获中国家庭教育学会2023年度家庭教育公益人物、获广州市律师协会2023年度优秀委员会主任
声 明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保证一定正确,本公众号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作者享有,如需转载原创文章,或因部分转载作品、图片的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通过留言方式联系本公众号运营者。谢谢!
供 稿 | 品宣部
编 辑 | 黄晓瑜
审 定 | 刘雅滢